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目标设定为2%左右■★■★■◆。这一调整是基于中国当前经济增长形势和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宏观调控目标等作出的审慎决策,具有重要的经济指向性和政策指向性凯发体育官网地址。
四是为了增强政策灵活性以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带来的不确定性的需要。目前,中美经贸冲突依然较为尖锐,中国依然面临贸易和技术制裁的风险◆■,外资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可能会受影响,国内需求的重要性凸显★■■。将CPI安排在2%的水平,既符合当前国内物价形势◆■★,也为宏观政策调控提供了更为准确的锚点◆★★★◆■,提高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今年把CPI安排在2%左右,是基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务实选择◆★■■■,其目的在于通过温和的价格回升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主体、稳定股市楼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和消费的需要,这是实现稳中求进目标的客观要求。
二是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增强经济预期,释放需求侧潜力,与经济增长目标相匹配。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预期目标分别定为5%和 5.5%左右,与去年的目标安排基本相同,但居民消费依然持续低迷◆◆■,直接影响到了生产者价格。2024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 CPI 上涨0.5%★◆■◆,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均下降2.2%★■■,消费价格持续走低导致企业投资不振,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有限■★◆■。安排2%的CPI增长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匹配。
三是基于既要避免■◆◆★■★“通货紧缩”又要实现“反通胀繁荣”期望的考量。2023年、2024年CPI上涨幅度均为0.2%,远低于当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3%,价格持续低迷表明可能出现通货紧缩。同时,近年来为了实现“六保”“六稳◆■★★◆★”目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加,今年4%的财政赤字安排和国债规模的扩大,也将导致流动性进一步增加。从去年的CPI变动结构看■★■,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 CPI上涨幅度达到了0.5%★★■■★■,流动性的增加不排除会带来CPI较大幅度增长的可能★★。今年把目标从往年的3%下调控制在2%水平,反映了政府通过适度的价格回升,推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期望★◆★★★。2%的目标既可以刺激消费,提振市场信心◆★,也可以有效控制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实现既反“通缩”又防■★★“通胀★◆★★◆”的目的。
一是基于近期物价走势的现实考量,出于对当前物价低迷的积极应对。从2024年8月开始★■◆◆■★,月度物价同比增幅分别为0.6%◆★◆■◆、0.4%◆■★■、0.3%、0.2%、0.1%◆★。去年8月到11月,环比指数也一直呈下降的态势■■,11月下降0◆■◆◆★■.6%★★■■◆◆。2024年,全年CPI上涨仅为0.2%,远低于去年目标指数3%■★◆,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低迷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发通货紧缩,使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设定2%的涨幅目标,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价格温和回升★■◆★,改善供求关系,使价格总水平回归合理区间■◆,从而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